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書訊】教育學新書推薦


不曉得該放什麼圖片,最後決定是它了!

  
  前言

  今年的五、六月,學富出版社推出幾本教育學方面的教科書,在研究主題、
內容和書籍品質上都很不錯,若持續耕耘(廣義)教育學這塊領域,定能繳出一
張漂亮的成績單。

  這次我共挑選四本書,翻譯著作一本,本土論著三本。bell hooks《教學越
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是最閃耀的明星。郭諭陵老師針對教職女性化研究的專
著《國小教職女性化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是相關議題研究挺好的借鏡對象。
《兒童/童年研究的理論與實務》這本由張盈堃老師主編的論文集,可為臺灣兒
童學開創新視野。《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為讀者開啟一扇進入多元文化教育
論述的方便大門。





  華語出版界,這一年來推出兩本胡克絲的譯作,《激情的政治:人人都能讀
懂的女權主義》
和《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對於從事性別研究的人,
這自然是個好消息,期待《我不是個女人嗎?:黑人和女性主義》《女性主義
理論:從邊緣到中心》
等書,能夠獲得出版社青睞。

  臺灣女性主義理論的學術翻譯著作,相對上還是貧乏的,針對特定主題加以
探討的著作佔多數。傳統的幾個典範,像是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激進女性主義、
馬克思女性主義和社會主義女性主義況且如此,遑論後殖民女性主義、第三世界
女性主義、黑人女性主義等新興理論。

  胡克絲可說是黑人女性主義的代表之一,其論述焦點在於種族、階級和性別
三者的共構關係,探討它們如何生產並且維持一個壓迫宰制的社會系統。在《教
學越界》中,她提出「教育即自由的實踐」的教育方式,在多元文化世界中重新
思考教學實踐的本質,教導學生跨越種族、階級和性別所築起的藩籬,尋求解放
的可能性,並處理教室中潛在的種族和性別歧視。

  就我粗淺的認知,臺灣的師範教育體系,對於批判教育學尚著墨不深,近幾
年才有學者或著或譯地將相關著作引介進來,關於批判教育學在臺灣的發展,可
參見《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一書。我想許多人對於教育都有屬於自己的一
套願景和期待,然而有時深深感受到,以「國家」為視點的教育理論仍是當前的
主流,時常在報章雜誌可見到對於「競爭力不足」的焦慮。

  這真是或者應該是教育的本質嗎?我們能否有更為多元的想像?在政治、經
濟、社會、文化皆面臨劇烈變遷的當代臺灣社會,國家主義的教育學理論,真能
應付得當嗎?胡克絲這本批判教育學經典著作,可資新一代教育者以為借鏡。過
去,我們或許想不到,有朝一日在課堂中,面對的將不只是性別歧視,還有種族
和階級歧視等問題。現在,三者在教育殿堂所交織出的知識權力關係,已經是不
得不正視的問題。

  在此僅將此書,推薦予所有關心臺灣教育的朋友,讓我們有一個在多元文化
社會下,重新思考教育議題的契機。





  跟我同個世代的人,想必都記得國小的教師成員,在性別比例上何其懸殊,
女性教師比男性教師多是小學校園的常態圖像。對於那時還是小蘿蔔頭的我,自
然沒察覺到有何不對勁,也不會想去質疑此一現象。然而,隨著升學過程,慢慢
發現到男女教師比例隨著學校層級提高而有所改變,到了大學男性教師的比例,
更是整個翻轉過來。

  這種現象難道只是歷史偶然,抑或是臺灣的社會結構形塑使然。想回答這個
問題,就要認真思考國小教職女性化的成因,探討背後的歷史文化脈絡。從前,
追究這個問題,可能會得到這樣的答案,女性比較「細心」、「溫柔」,天生適
合照顧年紀較幼的孩童,擔任國小教師無疑是最佳的選擇。或者,覺得國小教職
安定,上下班時間固定,對於女性來說,是個能同時兼顧家庭的好選擇,不用擔
心因為過於忙碌而無暇照顧兒女。又或者,有人會說女性在學業成績上的表現不
如男性,故層級愈高,教學內容愈專業的教育場域,男性居多,而女性很自然就
分佈在能力需求較低的初等教育。

  從性別研究的觀點來看,上面這些答案都是有問題的,眼尖的人還可以看出
它們其實都是同一性別系統下的產物。在父權體制的文化邏輯下,我們對性別的
想像為刻板印象所禁錮,女性因此被賦予某些義務,母職就是最顯著的例子,更
要命的是,人們通常將其視為自然,而不會想要質疑它。是故,人們開始區分出
哪些工作適合女性,哪些不適合。認為女性在學業能力不如男性,特別是在數理
相關的科目上更是如此,亦是出自於上述本質論的假設,科學界甚至樂此不疲地
想證明此事,然而,當我們認真檢視隱藏其後的脈絡,女性之所以無法深造,主
因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伴隨著性別刻板印象而來的社會期待,讓她們必須放棄進
修的機會,因為有更重要的任務等著她們。

  據此,國小教職女性化其實是性別系統下的產物,隨著國小教師性別比例的
失衡,偏差的性別意識形態不斷地再製。郭諭陵老師在本書以臺北市國小為例,
採用質性研究的方式,以女性主義理論觀點,深入探討此一性別化現象,主張國
小教師性別比例應力求均衡。關心性別平等教育的朋友,或者有志於從事該議題
研究的人,本書都會是個很好的參考對象。

  有關教育場域性別化的專書,還可參見楊巧玲老師《學校中的性別政權:學
生校園生活與教師工作文化之性別分析》
一書。





  我們都曾經歷過童年時期,每個成人都曾經是個兒童。習慣上,我們通常以
年齡來界定某一特定的生命階段,作為童年的指涉對象。但是,一般人常會忽略
兒童同時是文化建構的產物,是社會經濟結構的表徵。傳統教育學的兒童研究進
路,以發展心理學為主流,但本書試圖從不同的觀點,援引其他學門,探討在當
代社會中兒童是如何為成人所建構。

  不知道各位心目中的兒童圖像為何?通常,它可能與純潔、無瑕、天真等特
質相結合,與此相隨的,就是兒童被塑造成需要「被照顧」、「被教導」、「被
規訓」和「被研究」的客體。然而,我們發現兒童作為存在本體,在諸種兒童論
述中都不在場,成人們根本不想也不願意讓兒童佔有發聲的位置。

  據此,當代的兒童/童年研究,必須擁有一個新的典範,以避免必且揚棄傳
統研究存在的成人盲點。新典範下,要認知到童年是一種社會建構,重視兒童的
自我建構權,並和種族、階級、性別等社會分析變項結合,在這些前提下,民族
誌將會是兒童/童年研究的適當研究途徑。

  本書的作者們,立基此一新童年社會學的研究典範,透過人類學、社會學、
教育哲學、人文地理學和文化研究等多種面向,彰顯兒童/童年研究的多樣性和
變動性,發展動態的關係研究,為傳統上相對封閉的兒童學研究,開啟不同的研
究視野。




  
  本書收錄十五篇多元文化教育名著的導讀,遍及該領域的各個面向。多元文
化教育如同其名,有著眾多不同的取向和意義。對於當代臺灣社會,多元文化教
育的議題至關緊要,但是一般人,甚至連教育場域上的前線人員,對它的理解多
半流於表面,為了深入理解,必須有更為積極的動作。認識這些經典著作,會是
很重要的一步。

  我對多元文化教育這個領域是門外漢,不過翻開目錄一看,隨即看到幾個熟
悉的書名,它們確實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著作。像是批判教育學必讀的《受壓迫
者教育學》
,批判性強、爭議性也高的《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前面介
紹過的《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後殖民女性主義的經典《無疆界的女
性主義》
,英國社會語言學家伯恩斯坦鉅著《階級、符碼與控制》的第三卷《邁
向教育傳播理論》
,還有知名社群主義政治哲學家金里卡的《多元文化公民權》
都羅列其中。

  雖然已有十五本經典之導讀編列其中,但仍有一些遺珠,像是美國批判教育
學大師阿普爾的《教育和權力》,前幾年剛過世的知名女性主義學者楊的代表作
《正義與差異政治》,都因為一些原因未及收錄。但是,瑕不掩瑜,這本導讀精
選,對於臺灣多元文化教育之教學,絕對是本入門好書。





 







  




Powered by ScribeFire.

0 意見: